中国文学外译书写历史新篇

中国文学外译书写历史新篇


历史证明,对于具有5000年历史积累的中华文化而言,通过翻译这个桥梁主动向世界介绍自己的文化精华,这是一个极为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新中国成立后用了20多年创造了第一个文学对外翻译的高峰。截止到1966年,外译语种超过40多个,外译品种接近1000种。既有四大名著以及李白、杜甫诗歌等古典文学经典,也有《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等红色经典,还有《狂人日记》、《子夜》等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这些作品在世界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迄今仍然被津津乐道。这是自明末清初以来,以西方传教士为主体传播中华文化400年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国人自己主动对外翻译的成功尝试。

主动外译的好处是能够准确地介绍自己的文化精品,打破误读,消除曲解,减少文化猎奇。文学翻译虽然是译者个体的文化活动,但必须有专业文化机构以及翻译团队的参与才能进行。智慧译百作为中国翻译协会会员单位,更是积极参与文学对外翻译,致力于推广中国文学的对外发展。

当今的中国文学外译出现如下三个特点:

一是参与中国文学对外翻译的译者队伍更加多元化、社会化。

二是中国文学外译语种分布侧重“一带一路”国家。

三是中国文学外译资助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资助形式更加多样化,不仅覆盖整个文学出版的相关环节,还涉及电影、电视等领域。

众所周知,在由西方资本主导的世界文化传播格局中,东西方文化传播失衡的格局还没有彻底改变。特别是“一带一路”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局限,基本没有能力主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所接受的中华文化差不多都是经过西方话语体系过滤过的。中国政府资助的文学外译工程、计划,更多地侧重“一带一路”国家的非通用语种,这对于向世界不同国家的读者通过文学这个窗口展现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当代中国,消除国际文化传播的不平等就显得十分重要。

智慧译百也从开始的单一结构逐步向多元化转变,网罗中外人才,积极发展翻译业务。目前公司全职员工70余人,兼职翻译5000余人(其中独家合作译者200余人),多元化的人才梯队为业务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此外,智慧译百不只是侧重于量的增长,更是致力于多语种业务均衡发展,同时提供法语、俄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日语、德语、韩语、阿拉伯语等小语种的互译服务。

中国文学根植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价值理念与文化风格,立足于正在欣欣向荣发展的中国当代社会现实,其文学内涵的丰富性、多侧面、立体化,注定了只有主动对外翻译传播自己,才能不被以偏概全、盲人摸象。中国文学外译,正在书写着人类跨文化传播的一个历史新篇。